开班仪式(吴长春 摄)
6月17日,为期三天的2023年黔东南州“苗侗山珍”茶叶品牌茶艺师推介培训在凯里市圆满收官,来自全州各县(市)的100余名学员参与培训,培训内容包括六大茶类品质特征与加工、感官评审方法、茶事礼仪、黔东南茶等理论知识,及青茶、红茶、绿茶的实操技巧等;培训结束后,由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对学员进行理论和实操考评,考核合格者将获得国家认可的茶艺师职业技能等级中级证书。
学员认真听课(吴长春 摄)
(资料图片)
期间,授课老师通过现场讲解示范茶具的使用方法,传授品茶、奉茶的手势及注意事项等知识,助力学员进一步理解茶文化内涵和精髓,从而掌握茶道技巧;学员们则兴致盎然,或掏出笔记记要点,或模仿老师手法练习,或积极举手请教,教学氛围十分浓厚。
理论考试现场(吴长春 摄)
“通过认真学习,感觉自己的茶艺技能水平能得到很大提升,自己对从事茶艺行业的信心也更加足了。”学员王文超学后受益匪浅,他说,“接下来,将学到的技能付诸于实践,积极传播、推广和弘扬黔东南的茶文化。”
理论考试现场(吴长春 摄)
6月18日实操考评现场,一改从前茶艺“男少女多”的现象,众多男学员参与了此次考核,淋壶温杯、量茶投壶、候汤冲茶……上演了一幕幕“铁汉柔情”。
茶艺展示实操现场(吴长春 摄)
“要想将我们的茶叶推广出去,首先我们自己得懂茶,这样在进行宣传推介时才能将优势和特点尽快展示出来。”作为学员之一,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朝令参与三天茶艺培训后收获颇多,他表示,下一步,黔东南州将持续不定期开展评茶、茶艺、茶叶加工等专题培训,以助力茶业从业者提升自身水平,为世界献上一杯杯干净茶。
实操现场(吴长春 摄)
“趁着最近‘村超’火爆出圈,我们想把本地的茶产业推广出去,打造‘茶旅一体化’,让远道而来的游客感受贵州茶的魅力。”榕江县两汪乡乡长蒋勇也参与了此次学习和考评,据其介绍,两汪乡现有一万余亩茶园,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,目前,两汪乡与贵州大学茶学院共同创建了乡村振兴科学技术实践基地和“榕江野生茶种苗繁育基地”,通过贵州大学的“博士村长”计划及榕江县的“青村计划”,共同助推榕江茶产业发展,助力乡村全面振兴。
实操现场(吴长春 摄)
据了解,此次活动由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、黔东南州茶业办、黔东南州苗侗山珍行业协会共同主办,旨在通过专业的技能培训,提高从业人员在对茶叶品鉴、茶艺展示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水平,建设高素质茶艺技术人才队伍,助力全州茶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实操现场(吴长春 摄)
【科普小贴士】
茶艺师是茶行业中具有专业泡茶技艺,茶馆服务、管理技能等综合素质的技术人员。
学习茶艺技能,重点在“泡”,了解中国茶文化脉络,掌握三种国标规定的绿茶、红茶、乌龙茶基础茶艺,如何健康饮茶的方法等。泡茶时,茶有不同的特性,人有不同的需求,掌握好冲泡技艺,饮茶方法,真正做到为客人、为自己选适合的茶,用科学的方法把茶泡好,引导客人品饮,将技能更好地应用于职业中、生活中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石含开
编辑 陈化勇
二审 杨正海
三审 沈安永